•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3-02-14 13:35:57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北京
金融数据“开门红”搭台!两会行情正在路上,如何布局?

央行发布了万众瞩目的1月金融统计数据:

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创下16年年中以来最高水平。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50.93万亿元,同比增长9.4%。新增人民币贷款达4.9万亿元,创下单月历史新高

(来源:环球网)

招商证券表示,尽管1月社融总量相对平淡,居民部门融资受地产预期影响暂未明显改善,但受益于企业信贷高增,人民币贷款超预期增长,显示社融结构整体较好,实体融资需求有支撑。(来源:招商证券)

在利好助推之下,13日A股收盘超3500家个股上涨,整体红红火火。与社融和信贷强相关的工程机械、基建和白酒等行业均给出了较为积极的反馈。(来源:iFind)

从历史数据来看,当信贷数据大超预期时,A股在社融数据公布后的 5 天、1 个月及下一次社融数据之前,通常有不同程度上涨,且多表现为成长风格占优。(来源:招商证券)


IMG_256


资料来源:iFind,招商证券

那么,信贷“开门红”搭台之后,短期市场可以关注什么逻辑?有哪些方向可以“潜伏”呢?

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就是“两会”。

作为国家工作部署的重要会议,两会传达的精神历来对全年的政策走向、经济预期和股市表现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因此受到各方的热切关注。

今年的“两会”将于3月4日、5日在京召开,虽然距今还有大半个月,但布局“两会”的资金可能已经开始活跃了。

两会前后的市场行情有什么规律?“两会行情”值得期待吗?今年的两会可能有哪些要点?如何布局?

1、两会前后的市场行情有什么规律?

整理2010年以来上证指数在两会前后的表现,如下图所示↓↓↓

2010年以来两会前后上证指数表现


IMG_257


(来源:iFind,统计指数为上证指数,以各年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开幕孰早和闭幕孰晚为统计节点,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走势)

  “两会”期间的A股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日历效应,无论是在会前还是会后,大盘都以上涨为主,而在召开期间的走势相对偏弱。

其中,上证指数在会前15个交易日上涨的比例达到了76.9%,历史涨幅平均数为2.89%、中位数为3.48%;在会后15个交易日上涨的比例达到69.2%,涨幅平均数为2.49%、中位数为2.30%。

究其原因:

在历年两会召开前夕,市场往往正处于流动性相对宽松的阶段,对于政策的预期升温有利于提升做多热情;

两会期间,部分资金可能选择蛰伏以观察市场动向,所以行情摇摆不定;

两会后,由于政策定调更为明确,资金可以对看好的方向“精准发力”。

展望后市,一方面,从历史经验来看,两会前后A股通常处于胜率较高的布局窗口,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偏低;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于加码疫后复苏政策的期待逐步增强,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

由此可见,两会政策预期有望成为市场短期的核心因素,今年的“两会行情”仍然值得期待

2、两会前后哪类投资方向有望占优?

从风格演绎来看,两会前后市场风格时常发生切换。

如下图所示:


IMG_258


(来源:iFind,统计2010-2022年各风格指数在两会前后表现,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走势)

两会前15个交易日,小盘风格明显占优,小盘成长和小盘价值上涨的比例均为84.6%,涨幅中位数分别为3.78%、6.17%。

而两会后15个交易日,小盘成长的相对优势回落,大盘价值的胜率显著提升,上涨比例达到76.9%。

从行业表现来看,两会前后各行业投资胜率的分化较为明显

统计两会前后申万31个一级行业的表现:

(来源:iFind,统计指数为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走势)

两会前15个交易日:

各行业普遍上涨。环保、纺织服装、有色金属、公用事业、基础化工胜率均超过90%,仅银行表现疲软。从涨幅绝对值来看,环保、综合、建筑材料表现较好,涨幅中位数分别为8.55%、7.98%和7.68%%;而大金融表现偏弱,银行和非银金融涨跌幅中位数分别为-0.32%、0.73%。

两会期间:

各行业整体休整,其中食品饮料和美容护理表现相对占优,上涨概率分别为61.5%、53.8%,涨幅中位数分别为0.88%、0.25%。

两会后15个交易日:

各行业涨多跌少,胜率领先的行业包括建筑材料、房地产、煤炭、公用事业和美容护理等等,“稳增长”方向表现突出。从涨跌情况来看,房地产、煤炭、美容护理、医药生物、建筑材料涨幅居前,涨幅中位数分别为4.83%、4.69%、4.64%、4.50%、4.20%;传媒、通信、石油石化、商贸零售表现较弱,涨跌幅中位数分别为-1.87%、-0.90%、-0.61%、-0.02%。

3、今年的全国两会可能有哪些要点?

如何影响投资?

地方两会通常先于全国两会召开,汇集地方会议成果后,为全国两会做准备。截至2月3日,31个省市已全部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前瞻的线索。

【GDP目标增速】

目前31个省市的平均目标增速为5.9%,从历史上看,北京、上海给出的经济增速预期对于全国有着较强的前瞻意义,再结合其他主要经济大省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中信建投证券预测,今年全国经济增长目标底线在“5%左右”,可能定为“5%以上”


IMG_260


(来源:华西证券、中信建投证券)

【经济政策】

今年地方对于修复经济的信心和决心更为坚决,据国盛证券整理,各地稳增长的抓手主要包括“松地产、扩基建、促消费”三方面

松地产

2022年各地多数聚焦“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而2023年各地普遍强调“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防范化解地产风险”,整体政策倾向较为积极,后续稳地产政策有望继续加码。

相关主题:房地产、建材,以及具备地产后周期属性的家电、家居

扩基建

31省市加权平均的固投目标增速为8.2%,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增速基本持平。

其中,老基建仍是重点,主要包括交通(高铁、高速公路、机场、轨道交通等)、水利(水库、运河、现代水网等),能源(核电、煤炭等)、城市更新四大大方向;新基建提及较多的是5G基站、特高压、充电桩。考虑到今年经济复苏进程中的压力,基建投资有望继续高增。

相关主题:建筑、建材、有色、交运、能源电力等老基建;5G基站、特高压、充电桩等新基建

促消费

31省加权平均的社零目标增速为7.6%,较2022年微降。

大力推动线下服务消费(旅游、餐饮、住宿、夜间经济)与大宗消费(汽车、家电)是促消费政策的两大主线。


IMG_261


今年多个省份继续推出针对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家具等的促销补贴措施,并且针对疫情影响减轻后的消费复苏趋势,多省还提出加快旅游、餐饮、住宿、夜间经济等消费恢复。从社零增速目标来看,今年消费复苏是大趋势,但不宜过度期待“报复性消费”。

相关主题:汽车产业链、“疫后复苏”相关的大消费板块(旅游、餐饮、家电等)

(来源:国盛证券)

此外,生育(“三孩”政策)、养老(养老产业)等民生领域也有望重点提及。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有以下三大关键词:数字经济、先进制造/科技创新、资源安全

数字经济

数据要素被视为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以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IMG_262


资料来源:iFind,中国移动22年半年报,海通证券研究所

去年12月以来,关于数字经济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今年几乎所有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对数字经济发展作出了部署,其中21个省份设定了未来1-5年的具体目标,将从数据及算力中心建设、产业数字化、新兴数字产业(信创、VR、元宇宙等)、数据交易等四大方面重点发力,数字经济的景气投资浪潮有望就此拉开帷幕,成为贯穿全年的重要主线。


IMG_263


相关主题:数字经济将辐射软硬件等多行业,计算机(信创、人工智能),通信(运营商/设备商、工业互联网),电子(芯片半导体)等领域将受益

(来源:海通证券、华创证券)

先进制造/科技创新

从“二十大”报告中提及的“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等表述,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实现“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

从各地方政府两会已公布的表述来看,17省市明确研发投入、新增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等目标,继续推进重点实验室、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

展望未来,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将成为我国在经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进程下的必然选择,在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将涌现大量的投资机会

相关主题:“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相关的信创、半导体、高端机床、军工、新能源新技术、工业自动化等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国盛证券)

资源安全

一是农业安全,粮食关系国计民生,振兴乡村更是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梳理各地两会的表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机械化”成为农业方向的高频词汇。此外,多地两会报告中也提及“种业振兴”。此外,随着聚焦农业的中央一号文13日发布,农业主题有望迎来催化。

相关主题:农林牧渔板块,农机、化肥、农药、种业等相关产业

二是能源安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今年地方也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放在重要位置,煤炭、油气大省仍将增储上产放在首位,各地将加快新能源体系建设,以及交通、建筑等领域的绿色改造升级。

相关主题:传统能源相关的火电改造、煤炭、煤化工、油气等,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相关的光伏、风电、储能、特高压等。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信建投证券)



风险提示:

1.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投资方式。

2.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于投资人的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法律文件。

3.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4.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者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5.基金管理人的适当性匹配意见不表明其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

6.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匹配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的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存在差异。

7.本页面基金产品风险等级由基金销售机构提供,且投资者应符合销售机构适当性匹配原则。

8.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承诺或保证。

9.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10.本页面产品由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11.基金产品历史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12.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本服务由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相关责任将由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承担。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