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22 13:28:57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北京
股债震荡,投资陷入纠结?是时候关注固收+了

近来,无论是权益基金的持有人还是债基的持有人,心境或许都有些纠结。

一边是沪指重回3100点,经过了短期的连续发力,股市震荡的可能性在加大;另一边是一路新高之后,“一往无前”的债市也出现了起伏,让这波“养基收蛋”的投资者颇有些焦虑。

当种种难题交织在一起,似乎所有的线索都在指向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词——“固收+”。

1、如何正确理解“固收+”?

——用资产配置“战胜”不确定性

虽然我们平时将“固收+”称为基金产品,但与其说它是一种产品,不如说它更是一种基于资产配置理念的策略。

具体来看,“固收”指的就是以债券为主的固定收益投资,作为资产组合的安全垫,力争获得相对稳健的收益;“+”指的就是权益增强,这部分仓位通常会投向股票、可转债、打新股(或定增)等等,决定了资产组合的业绩弹性,也是增厚长期收益的重要来源。

“固收+”的原则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追求的投资目标就是通过固收和其他资产的科学搭配,提高投资的性价比和持有体验。

平时比较常见的固收+基金有这几类:

一级债基,属于债券型基金,目前不参与打新,不能直接进行股票二级市场交易;

二级债基,属于债券型基金,同样不参与打新,但可以直接进行股票二级市场投资,权益类资产不超过两成仓位即可;

偏债混合型基金,属于混合型基金,可以参与IPO打新、也可以进行股票二级市场交易,权益资产仓位通常不超过30%。

除此以外,广义的固收+产品指向风险收益特征较为稳健的一批的产品汇总,部分对冲、结构化策略产品也可以被纳入其中。

为什么说固收+策略是可行有效的呢?

我们以比较常见的一级债基为例,这类基金超过八成的仓位都配置债券,不到两成配置权益。考虑一个比较简单的基础情形:

假设纯债的部分一年能贡献3%的收益率,也就是说,权益部分整体要亏15%以上才能把这部分收益都抵消掉。

假设配置的权益部分是上证指数,现在指数是3100多点,跌15%就是回到2600多点。

(仅作为举例实用,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从近十年的业绩回报来看,固收+基金的整体表现可圈可点。

参考万得的各类基金指数,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一级债基的年化收益率分别是7%、6%和5.2%。

作为参照物,沪深300指数同期的年化收益率是4.5%,但最大回撤达到了46.7%。

更低的回撤加上更可观的年化收益率,使得固收+基金的确较为适宜作为长期投资标的。

2、为什么考虑“固收+”?

——当曾经的两大逆风转为顺风期

今年一季度,一边是债市延续强势,一边是权益市场触底反弹,“债强+股不弱”的格局之下,79%的“固收+”基金实现正收益。(来源:华泰研究)

站在当下,昔日影响"固收+"体验的两大逆风,或已转为顺风:

纯固收的收益率接连下行,简单的固收难以满足大部分人的投资需求;

而曾经拖累“固收+”业绩的权益,如今仍处于具备较好性价比的“布局期”。

股市方面:

经过了连续三年的调整之后,虽然沪指近期重回3100点上方,但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不少A股核心资产仍然处于相对洼地的水平。

当下的A股虽然比起2月初的极端区域估值有所修复,但无论如何也谈不上“变贵”,仍处于放眼长期“积极有为”的区域。

大势上,国内地产政策托底地产链,与政府融资提速一起,将改善投资端压力,提振下半年经济预期,而美国加征关税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实质影响微小。地产政策多线齐发提振预期,外资回流背后对中国资产更乐观,“国九条”落地逐步改善市场生态,各类投资者乐观情绪将继续积累。

债市方面:

今年以来债市一路“高歌猛进”,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高点2.7%到前期逼近2.2%的低点,下行幅度较大,当投资者产生短期畏高情绪,市场出现波动本就难免。

尽管经验上看,历次市场化发行的特别国债都难免对债市产生一定扰动,但幅度更应取决于货币政策配合力度。考虑到特别国债采用平滑发行而非集中发行,央行也已多次明确表达为政府债券发行创造良好的货币政策环境,经过较为充分的预期之后,特别国债的发行需要适度关注,但无需过于担忧。

尽管基于当前债市收益率偏低的现实,相比而言中短期限品种的投资性价比会更有优势,但支撑债市长期向好的底层逻辑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即便利率下行最流畅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但当前还没有明确因素能够触发债市行情的反转。

即便考虑另一种较为不利的场景:股债同时下跌

在这样的情况下,用固收打底、权益增强的固收+基金的确可能经历短期回撤,但短期回撤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出现实质性亏损。

以权益类资产仓位相对偏大的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为例,尽管在过去十年间可能经历-8.2%的最大回撤,但最终也实现了高达7%的年化收益率,将“熊短牛长”的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固收+”产品的魅力,都藏在时间里。对过去10年的数据进行回测可知,滚动持有Wind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6个月、1年、2年取得正收益占比分别为80%、90%、99%,持有时间越长,取得正收益的比例越高。如果把持有时间拉长至3年,取得正收益的比例可达100%。

(来源:Wind,采用万得基金指数,统计区间: 2013-1-1至2022-12-31,正收益比例计算方式为各滚动持有期收益率为正的天数/所有回测样本,指数历史收益率不预示未来表现)

由此可见,优秀的产品的确能实现“固收+”,但盈亏本就同源,波动是其中必要的对价。当我们意识到波动是永恒的话题之后,就要对资金的使用期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心态上延迟满足。

3、如何选择“固收+”?

——充分的认知与恰到好处的匹配

 “固收+”策略因为配置了股票、可转债等具备弹性的资产,在市场风云变幻之际,难免会遭遇“波涛汹涌”。譬如22年之初的市场急转直下,便让一些"固收+"产品不慎陷入"固收-"的尴尬境地,也让部分投资者产生了一定的疤痕效应。

首先,充分重视风险承受能力和产品的匹配度。

其实对于固收+的收益和回撤影响更大的,主要就是权益增强部分的仓位,所以同是“固收+”基金,也可以分为定位“稳健”和定位相对“激进”的。

对应到基金品种上,一般而言:

级债基、稳健型二级债基、稳健型偏债混合类产品(通常指年最大回撤5%以下)权益部分占比较低,收益弹性中等、绝对回撤偏小,波动相对可控。

而激进型级债基、激进型偏债混合类产品(通常指年最大回撤5%以上)、可转债基金,权益占比相对较高,收益弹性中上、市场波动时有明显回撤。

高收益的背后一定是相对更高的风险,一方面可以从历史回报和最大回撤情况中看出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入手前咨询一下投资经理,千万不要奔着稳定然后买到了不匹配的产品,不符合心理预期的情况下的确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其次,的确也需要考将基金本身的运作情况纳入考量。

一方面,尽量挑选排名靠前的大公司,因为大型基金公司的投研团队一般组建时间较长,在固收和权益等方向研究框架成熟、分工较为明确,也能聚集业内的人才,因此具备相对优势,有望更好地把控风险。

另一方面,基金经理的主观操作差异诚然不容忽视,也可以考虑对于固收+产品分散配置,布局2-3只以分散部分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在中长期更易收获资产的本身内在的平均收益水平。

话说回来,环顾左右,一边是低利率洪流下定存利率步入“1 时代”,另一边是不少产品在“资管新规”后失去了刚性兑付的托底,确定性的资产收益跟随市场环境同步下降,未来能够稳稳拿到的利息越来越少。

当居民对于低波稳健产品的需求不减,而传统投资模式的蜕变为“固收+”产品揭开了新的增长空间,属于“固收+”的时代序幕或许正在徐徐展开。

风险提示:

1.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別。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投资方式。

2.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于投资人的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法律文件。

3.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4.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者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5.基金管理人的适当性匹配意见不表明其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

6.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匹配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的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存在差异。

7.本页面基金产品风险等级由基金销售机构提供,且投资者应符合销售机构适当性匹配原则。

8.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承诺或保证。

9.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10.本页面产品由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11.基金产品历史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12.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本服务由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相关责任将由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承担,如有问題请咨询华夏客服,电话400-818-6666。

$华夏新锦绣混合A(OTCFUND|002833)$

$华夏新锦绣混合C(OTCFUND|002834)$

$华夏鼎茂债券C(OTCFUND|004043)$

$华夏磐泰混合C(OTCFUND|013360)$

$华夏磐泰混合(LOF)A(OTCFUND|160323)$

$华夏全球科技先锋混合(QDII)(人民币)(OTCFUND|005698)$

$华夏全球股票(QDII)(人民币)(OTCFUND|000041)$

$华夏收益债券(QDII)C(OTCFUND|001063)$

$华夏北证50成份指数C(OTCFUND|017526)$

$华夏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发起式C(OTCFUND|012886)$

#高盛:目标位上调至4100点#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